Product category
恩氏粘度测定仪主要用于测定液体(尤其是石油产品,如润滑油、柴油等)的恩氏粘度,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测量规定温度下液体从标准粘度计流出一定体积所需的时间,与水在 20℃时的流出时间对比,计算得到恩氏粘度(°E)。以下是其标准使用方法,操作需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如 GB/T 266《石油产品恩氏粘度测定法》)或仪器说明书。
一、使用前准备
在操作仪器前,需完成仪器检查、样品处理及环境控制,确保测定准确性。
1. 仪器检查与校准
外观与部件检查:确认测定仪主体(水浴、加热装置、搅拌器)、恩氏粘度计(含流出管、接受瓶)、温度计(分度值≤0.1℃)、秒表(精度≤0.1s)无破损、泄漏。
水平校准:通过仪器底部的水平泡,调整支撑脚,使粘度计和水浴处于水平状态(水平偏差会直接影响流出时间)。
粘度计校准:使用标准粘度油(已知恩氏粘度)进行校准,若标准油的测定流出时间与理论值偏差>±0.5%,需重新清洗粘度计或更换部件。
温度计校准:将温度计放入标准恒温槽中,否则需更换。
2. 样品准备
取样:按 GB/T 4756 标准取代表性样品,避免样品分层或含杂质(若样品为粘稠液体,需提前加热至流动状态再取样)。
除杂与脱气:若样品含机械杂质,用定量滤纸(孔径≤10μm) 过滤;若含气泡,将样品在 40~60℃下静置 10~15min,或轻轻搅拌至气泡逸出(气泡会延长流出时间,导致结果偏大)。
样品量:准备足够样品(通常需 500~1000mL),确保能充满粘度计的 “试样杯" 至规定刻度。
3. 环境与恒温准备
环境控制:实验室温度需稳定(波动≤±0.5℃),避免气流、振动(如远离通风口、大型设备),防止水浴温度波动。
水浴预热:根据测定标准设定水浴温度(常见温度:20℃、40℃、100℃,如测润滑油常选 40℃),开启加热和搅拌,待水温稳定在设定值 ±0.1℃,并保持恒温 15min 以上(确保水浴温度均匀)。
二、核心操作步骤
1. 安装粘度计
将恩氏粘度计的 “试样杯" 放入水浴的固定支架中,确保粘度计的流出管垂直向下,且流出管末端距离接受瓶底部约 20~30mm。
用软木塞或硅胶塞固定温度计,使温度计感温泡位于试样杯内样品的几何中心(不接触杯壁或杯底)。
2. 装入样品
用移液管或漏斗将预处理后的样品缓慢注入 “试样杯",直至样品液面恰好与粘度计的上刻度线(通常为 “100mL" 刻度)对齐(注样时避免样品沾到杯壁上方,否则需用滤纸擦拭)。
盖紧粘度计的防尘盖,让样品在水浴中恒温 10~15min(确保样品温度与水浴温度一致,期间观察温度计示值,若偏离设定温度需重新恒温)。
3. 测定流出时间
准备好干燥、洁净的接受瓶(容积通常为 100mL,需提前称重或确认刻度),置于流出管正下方,确保流出管末端对准接受瓶的入口。
用手指或专用夹子打开粘度计的流出旋塞,同时立即按下秒表计时;当接受瓶内样品液面恰好达到100mL 刻度线时,立即停止秒表,记录流出时间(单位:s)。
重复测定:同一样品需平行测定 2 次,2 次流出时间的差值应≤0.5s(若差值过大,需检查样品是否均匀、粘度计是否水平或有泄漏,重新测定)。
4. 空白试验(水的流出时间测定)
若需验证仪器准确性,需测定蒸馏水在 20℃时的流出时间(t₀) :
按上述步骤,将蒸馏水注入粘度计,在 20℃水浴中恒温后,测定其流出时间,标准值为51±1s。若 t₀超出此范围,需清洗粘度计(如用铬酸洗液浸泡、蒸馏水冲洗)后重新测定。
三、数据计算
四、使用后维护
清洗仪器:
测定完成后,立即倒出粘度计内剩余样品,用合适的溶剂(如石油醚、乙醇,根据样品类型选择)冲洗试样杯、流出管 3~5 次,再用蒸馏水冲洗 2~3 次,最后用热风(温度≤60℃)吹干或自然晾干。
接受瓶、温度计等部件用蒸馏水清洗后晾干,避免残留样品结块。
存放:
将干燥的粘度计、接受瓶放入防尘盒中,避免碰撞;温度计需单独存放,防止破碎。
仪器主体(水浴、加热装置)关闭电源后,清理表面污渍,长期不用时需覆盖防尘罩。
定期校准:
建议每 3~6 个月用标准粘度油校准一次粘度计,确保测定精度;水浴温度控制系统需每年校准一次。
五、安全与注意事项
防烫伤:水浴加热时,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加热管或高温水浴壁,取样时需戴隔热手套。
防火防爆:若测定易燃样品(如汽油、柴油),实验室需严禁明火,通风良好,溶剂存放需远离热源。
避免误差:
装样时液面必须与刻度线对齐,不可过量或不足;
流出旋塞需打开,避免半开状态导致流出时间延长;
测定过程中不可触碰仪器或水浴,防止振动影响流出速度。
标准遵循:不同行业(如石油、化工)可能有特定标准,需优先按行业标准操作(如 ASTM D88 对应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