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闪点测定仪,粘度测定仪,凝点测定仪,颗粒度测定仪,馏程测定仪,酸值测定仪
Product category
分析式铁谱仪是一种用于检测油液中磨损颗粒的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磁场分离与显微镜观察的结合,具体过程如下:
1. 油样预处理
首先对采集的油液样品进行预处理,通常包括稀释(若油液黏稠)和搅拌,目的是使油液中的磨损颗粒(如金属碎屑、氧化物等)均匀分布,确保后续检测的代表性。
2. 磁场分离颗粒
预处理后的油液通过一个细小的导管,缓慢滴落到一块倾斜的玻璃基片(称为 “铁谱片")上。在铁谱片的下方,设有一个高强度的梯度磁场(磁场强度随位置变化)。
当油液流过铁谱片时,油液中的铁磁性颗粒(如铁、钢等金属碎屑)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脱离油液流线,被吸附到铁谱片表面。
由于颗粒的大小、形状和磁性不同,它们在磁场中的受力和运动轨迹存在差异:
较大的颗粒(通常大于 5μm)因惯性和磁力较强,会较早被吸附在铁谱片的上方区域;
较小的颗粒(通常 1-5μm)则会被吸附在铁谱片的中下方区域,形成按颗粒大小顺序排列的 “铁谱带"。
而非铁磁性颗粒(如铜、铝的碎屑)则随油液一起从铁谱片下端流出,不会被吸附。
3. 颗粒固定与观察
油液滴完后,铁谱片上的油膜会逐渐蒸发,吸附在表面的颗粒被固定。随后,通过显微镜(通常配备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铁谱片上的颗粒:
可以直接观察颗粒的大小、形状、数量和分布,判断设备的磨损类型(如正常磨损、粘着磨损、疲劳磨损等);
结合颗粒的成分分析(如通过能谱仪),还能确定磨损发生的部位(如特定轴承、齿轮等)。
通过上述过程,分析式铁谱仪能够快速、直观地从油液中分离并识别磨损颗粒,为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和磨损状态监测提供关键依据。